近日,記者來到宜春鉭鈮礦露天采礦現場,只見挖掘機、運輸機正有序施工,一片繁忙景象。
“礦車開采定點定量,全部實現智慧化調度。”宜春鉭鈮礦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金鋒指著采礦區(qū)說道,礦車作業(yè)情況全都實時顯示在公司智慧調度中心的三維可視化管控系統(tǒng),利用這套系統(tǒng),調度員可以進行遠程精準調度。
宜春鉭鈮礦始建于1970年,已有53年礦齡,位于宜春市袁州區(qū),是亞洲主要的鉭鈮鋰原料供應基地。“傳統(tǒng)開采方式,采礦成本較高,人員作業(yè)環(huán)境較差,安全風險較高。為解決這些痛點,公司自2020年開始實施智能化改造。”李金鋒說。
“智能化改造主要從兩方面發(fā)力,一是提升裝備及技術水平,二是提升管理智慧化水平。”李金鋒介紹,圍繞提升裝備及技術水平,宜春鉭鈮礦陸續(xù)實現了礦車智能化調度、電機車無人駕駛、鉭鈮礦搖床智能控制、磨礦過程智能控制、物流智能管理等生產工序的全自主運行,逐步實現由人控到智控的轉變。
在提升管理智慧化水平方面,宜春鉭鈮礦搭建了智慧管控平臺,實現對礦區(qū)主要設備的集中遠程操控。運用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聯(lián)網等技術,以自動提取的生產數據為基礎支撐搭建“管理一張圖”,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實時掌握生產全流程的相關指標數據,為礦區(qū)運營管理提供決策參考。
“我們搭建智能采礦、智能選礦、智能物流等三大平臺。數字化轉型推動礦區(qū)生產經營管理流程深度再造,極大提升了生產經營效率。”李金鋒介紹,智能化改造后,公司生產數據指標和設備運行參數數字化率超90%,設備運轉率提高4.6%,原礦入選品位波動率下降約18%,鋰云母回收率提高10%以上,電機車運礦裝載系數提高36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