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澳港區(qū)鐵路是省重點建設項目,關鍵控制性工程汕頭海灣隧道是國內首條客貨共線的海底隧道,采用盾構法和礦山法相向掘進,其中,礦山段開挖已順利突破3000米大關,至6月15日已累計掘進3356.8米。

礦山段開挖已順利突破3000米大關。
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汕頭海灣隧道全長9965米,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(qū),共穿越20處斷層破碎帶,受斷層破碎帶、淺埋段、富水段等不良地質情況影響,整體施工難度大、防控安全風險高。其中礦山段全長5830米,共穿越9處斷層破碎帶,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條件復雜,最大埋深157米,是該項目的重難點控制工程。

廣澳港區(qū)鐵路汕頭海灣隧道礦山段出口文明施工標準化落地,人和車輛分流進出隧道。
自進場以來,中鐵十四局項目部堅持標準化管理,加大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使用,先后投入了多臺自行懸臂式液壓仰拱棧橋、多功能鋼筋防水板作業(yè)臺車、自動布料襯砌臺車、濕噴機械手等機械化設備,嚴格按照“短進尺,強支護,早封閉,弱爆破”原則施工,有效監(jiān)管安全、質量、環(huán)保、進度。

廣澳港區(qū)鐵路汕頭海灣隧道礦山段出口工區(qū)實行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。
為保證隧道安全掘進,項目部采用多種超前地質預報手段對地質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判斷,提前掌握斷層的位置、性質及規(guī)模,加強了對隧道收斂、沉降等關鍵參數的監(jiān)控量測,確保隧道掘進過程中的安全質量可控,使隧道出口及2個斜井5個工作面的各項指標穩(wěn)定有序向前推進。
面對復雜的施工難題和緊張的工期要求,建設者在隧道施工過程中,創(chuàng)新采用隧道成套建造技術,采用隧道光面爆破,并不斷優(yōu)化施工工法,狠抓工序銜接,統(tǒng)籌資源配置,明確施工節(jié)點,充分調動了協(xié)作隊伍的施工積極性,進一步加快了掘進速度,掀起隧道施工的大干熱潮。

廣澳港區(qū)鐵路汕頭海灣隧道礦山段掘進已突破3300米。
據該項目負責人趙海濤介紹,項目還建立了信息化調度指揮中心以及隧道施工現場管理系統(tǒng),實現對進度、安全、質量的全面信息化管控。“當前,隧道施工已進入攻堅階段,項目將繼續(xù)加強現場管控和加大人員機械投入,高質量、高效率推進礦山段,為盡早打通粵東出海新通道加油助力。”趙海濤說。
廣澳港區(qū)鐵路項目建成通車后,將有利于汕頭港擴大北向輻射縱深,為周邊省市提供便捷的入海通道,同時推動“海鐵聯運”發(fā)展,為區(qū)域物資要素高效集疏提供便利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