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《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(fā)與產(chǎn)業(yè)化》獲“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(shù)進步獎”特等獎。
“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”通俗講就是絞吸式挖砂船。這類設(shè)備不僅僅是一條挖砂船,它們有另外的一些別名:“造島神器”或者“地圖編輯器”,可謂是一件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。

“天鯨號”于2010年交付,是中國第一艘自航絞吸挖泥船,其疏浚能力位居當時亞洲第一、世界第三,標志著我國大型絞吸疏浚裝備設(shè)計制造邁入世界先進行列。
“天鯨號”曾參與南海島礁吹填,填海造陸,可以24小時不停工作,其每小時可挖泥4500立方米,人稱“造島神器”。
“天鯨號”可以用鋒利的絞刀在海下絞碎堅硬的巖石和暗礁,改變海底的形狀和樣貌,攪碎的沙石混合著海水,被它如鯨魚噴水一樣“噴射”到6公里以外的地方,其每小時挖掘的海底混合物,可填滿一個標準足球場大、半米深的坑。
在非洲肯尼亞北部曼達灣畔,有一片熱帶島嶼,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曾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。它就是聞名遐邇的旅游圣地——拉姆島。
拉姆港便坐落于此。拉姆港項目作為肯尼亞2030遠景規(guī)劃重點大型項目之一,建筑原材料需求巨大,尤其是碎石與砂的需求量就超過了80萬立方米。如此多的料石需要從126海里之外的碼頭海運。
中國絞吸式挖泥船“天鯨號”就被派到了曼達灣,要為拉姆港疏浚出一條500米寬、17.5米深的航道,并吹填出96萬平方米的土地。截至目前,項目累計完成疏浚量已超980萬方,占疏??偭康陌俜种耸?。
如果說“天鯨號”實力驚人,那么我國新一代“造島神器”——中國自主研發(fā)設(shè)計的“天鯤號“更是霸氣十足!
2017年11月3日,擁有6600千瓦絞刀功率絞吸船“天鯤號”在江蘇啟東成功下水,其設(shè)計的各項性能指標均超過“天鯨號”,成為新晉“亞洲第一”。

“天鯤號”全船長140米,寬27.8米,最大挖深35米,疏浚能力進一步提升,風化巖、巖石、淤泥、黏土等不同土質(zhì)均不在話下,最大排距達15公里,稱它削巖如泥毫不夸張。
“天鯨號”設(shè)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,絞刀額定功率6600千瓦,一小時能造出厚一米、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陸地。

2018年12日,“天鯤號”成功完成首次試航。這標志著“天鯤號”向著成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邁出了關(guān)鍵一步。
中交天航局總工程師顧明如此評價“天鯤號”:“適應(yīng)惡劣海況的能力全球最強,輸送能力世界第一,挖掘深度亞洲第一,挖掘系統(tǒng)能力居世界前列,真正實現(xiàn)了中國在該領(lǐng)域的“揚眉吐氣”。
正是因為“造島神器”的工作效率異常驚人。在2017年5月,中國商務(wù)部發(fā)布公告:為維護國家安全,對大型挖泥船實施出口管制,未經(jīng)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