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東洗選中心哈拉溝選煤廠用“新招破舊規(guī)”,在煤炭加工利用中積極探索新方法新工藝,通過在破碎通道上加裝固定篩板,彌補脫介篩脫水能力,有效降低了大塊精煤的水分。
在日常生活中,水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(zhì),然而在煤炭加工利用中水的含量卻是越少越好。煤中水分過高會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,降低了煤炭發(fā)熱量,在冬季還會造成裝卸困難。一般選煤廠在精煤進入產(chǎn)品倉之前先使用離心機脫水,但精煤水分仍然在20%左右。
哈拉溝選煤廠員工經(jīng)過仔細研判,發(fā)現(xiàn)該廠塊井煤脫介篩上層物料粒度較大,且物料層較厚,加之稀階段噴水相對靠近篩前,導致部分物料水分來不及脫除就進入到了破碎溜槽內(nèi)。由于后續(xù)無其他脫水措施,進而導致商品煤水分升高,發(fā)熱量下降,影響商品煤價值。經(jīng)研究,該廠員工決定在破碎機溜槽迎煤板上開全寬5厘米的口,加裝上1mm的固定篩板,位置在煤落料點下方,主要排出煤落在迎煤板上時慣性脫除的水,這部分水再通過篩機二層下料溜槽進入離心機進行脫除。

進入破碎機的塊煤水分得到二次脫除,塊精煤水分降低了0.1%,商品煤發(fā)熱量可提升1.9大卡,助力商品煤經(jīng)濟效益提升。該廠崗位工李雷說:“小改動大效果,在未增加轉(zhuǎn)動設備的前提下就能將水分降低,確實是個好辦法!”